視覺檢測系統(tǒng)的誤報率和漏報率主要通過定量分析和實際應用場景中的表現(xiàn)來評估。以下是具體的評估方法:
1. 誤報率的評估:
定義:誤報率指的是機器視覺系統(tǒng)錯誤地將非目標或無關的物體誤認為目標的概率。
評估方法:評估誤報率通常使用公式:誤報率 = (錯誤識別的非目標樣本數(shù) / 所有非目標樣本數(shù)) × 100%。其中,“錯誤識別的非目標樣本數(shù)”是指系統(tǒng)在測試中將非目標或無關物體錯誤地識別為目標的數(shù)量,“所有非目標樣本數(shù)”是測試集中所有非目標或背景樣本的數(shù)量。
實際應用:在實際應用中,誤報率可能受到軟件設置、相機分辨率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如果檢測標準設置得過于嚴格,可能會導致誤報率增加,因為一些接近良品標準的次品可能會被誤判為良品。
2. 漏報率的評估:
定義:漏報率是指機器視覺系統(tǒng)未能檢測到實際存在的目標或缺陷的概率,與誤報率相對。
評估方法:雖然要求中沒有直接給出漏報率的評估公式,但可以根據(jù)誤報率的評估方法類推,漏報率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評估:漏報率 = (漏檢的目標樣本數(shù) / 所有目標樣本數(shù)) × 100%。其中,“漏檢的目標樣本數(shù)”是指系統(tǒng)在測試中未能正確識別的目標樣本數(shù)量,“所有目標樣本數(shù)”是測試集中所有目標樣本的數(shù)量。
實際應用:漏報率同樣受到軟件設置、相機分辨率等因素的影響。如果檢測標準設置得過于寬松,可能會導致漏報率增加,因為一些接近次品標準的良品可能會被誤判為次品。
評估視覺檢測系統(tǒng)的誤報率和漏報率需要綜合考慮定量分析結果和實際應用場景中的表現(xiàn),以確保系統(tǒng)的準確性和可靠性。